虫书鸟篆 chóng shū niǎo zhuàn |
近义词: |
|
反义词: |
|
用法: |
|
解释: |
意思是鸟虫书,比喻无法认读的字,借指外国文字。 |
出处: |
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:第50回:“巡捕传进一个洋式片子来,上面写着虫书鸟篆,说有位洋老爷拜会大人。” |
例子: |
|
谒后语: |
|
谜语: |
|
成语故事: |
在清朝末年,中国的社会局势动荡不安,西方列强的势力不断渗透,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。在这个时期,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始意识到他们需要学习西方的知识和技术,以振兴国家。
其中一个名叫李宝嘉的知识分子,他在一次出访欧洲的旅行中,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方在科技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差距。他决定在中国推广西方文化和技术,以提升国家的现代化水平。
在回到中国后,李宝嘉开始着手一项重要的任务——培养翻译人才。他深知翻译是打通中西文化的桥梁,因此他决定设立一所翻译学院,为中国的年轻人提供翻译方面的专业培训。
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,李宝嘉经常给他们讲述西方的事情。有一次,他在课堂上讲述了欧洲的文字发展史。他提到,在古代,欧洲的文字非常复杂,有许多难以辨认的符号和字母。这些文字被称为“虫书鸟篆”。
李宝嘉向学生们解释,“虫书鸟篆”指的是欧洲古代的一些象形文字符号,这些符号看起来像虫子一样难以辨认,而且它们的形状非常奇特,有些看起来像鸟的形状。因此,“虫书鸟篆”也意味着难以理解的文字或难以辨认的书法。
然而,李宝嘉告诉学生们,“虫书鸟篆”不仅是一种古怪的文字形式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。它代表着西方文化的源头和早期发展阶段。因此,学习“虫书鸟篆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的本质和特点。
于是,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总结出成语“虫书鸟篆”,用来比喻无法认读的字,或者借指外国文字。 |
|
|